看歌詞留言隨筆

Li Chun Su
3 min readAug 28, 2020

--

看到美波「主角」下面的一個熱門留言突然有點感觸。

她的歌曲,她那破碎而優美的聲音,無疑是來自這些破碎的人的,可以讓您感覺到自己正在聆聽某種絕望並把一切都釋放出去,這是只有她才能做到的事情。

事實上這首歌的歌詞(點下去有連結,很建議先看過喔)含意是希望即便自己不是英雄、不夠突出,也希望獲得關注與寬恕等等的概念,但那個留言最終表現的想法仍然來自於美波非常好聽的嗓音,在那個主體中美波的嗓音因為是那個英雄(夠突出的角色)所以仍然被注意到,讓人不免思考,至於誰是那些非英雄(不夠突出的角色)的腳色呢?

我聯想到了張棟樑,那個曾經的微笑王子。小時候我第一張關注的專輯就是他的<王子>,所以對他很有印象,接著出<沉默的瞬間><別再驚動愛情>等專輯時我都有再follow,不是說不好聽,但感覺就與過去的專輯區隔沒那麼大。而這點從日後訪談後他自己也覺得了,他沉寂休息了一段時間,以一個他厭倦了那些太多的情歌想要放長假沉澱的理由,想要唱出一些自己的風格。三年之後,他回來給出了一張蠻特別的<長假>專輯,其實我覺得還不錯比以前多出了一些風格,只是……

只是播放數真的蠻差的,MV最高點閱率的也不到20萬,可以想見這張專輯賣得多慘。再之後的作品也出的越來越少,比較有點名氣得是去年的一千個晚安的插曲,但實際上插曲的點播率也是只有50萬不到就是……或許這就是那個想要讓你感覺到某種東西,卻沒有那種破碎優美的聲音的非主角結局吧?

又或者是歌手拚轉型失敗而已,張棟樑算得上是一個非主角式的歌手嗎?客觀來說,他的嗓音一直都還算不錯的又有許多偶像劇出場的難得人氣加值經驗,轉個方向思考,我這篇文之所以提到他後期的例子有很大的理由來自於他前期情歌好聽為他打下的基礎以及他的名氣,從這個角度來看他獲得的也是某種主角的待遇的。那些真正沒有獲得主角待遇的可能連在我的文章裡成為例子都很難做到。

從邏輯來看,舉歌手當這篇文章例子本來就是一件很神奇的,如果某個人唱得很觸動,那背後是無盡的練習或者天生的良好發聲技巧,不見得是他特別深情;某首歌觸動你的心也不一定代表那個歌手想的跟你特別接近,或許只是營銷的手段,而你恰巧是那個族群罷了。現實的說,那些有機會讓人們理解或接觸的人得先掌握一定的話語權才有可能改變某些事情呢,而那樣的話語權多半是來自幸運或者特別吧至於那些特別懂你我或者深情的角色,很可能不會被我們的視線所觸碰到

從結論來看,那些最終獲得關注與特別的角色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都很難逃優秀的前提,即便歌詞是那樣寫的,但還是得要提醒自己得要面對現實,畢竟如同<人間失格>所說的「所謂世人,不就是你嗎?」面對弱勢或是不夠優秀的人,我們可能都很難做到理想的公平與溫柔,所以還是盡量努力充實自己吧。現實世界上能夠得到某種救贖或改變的人可能都難以離開突出的表現,美波的歌觸碰人們的心來自於他歌好聽的前提、張棟樑得到我的聯想來自過去情歌和外表等加分處、Cameron Russell在TED演講感動人的機會來自於他亮麗的外表與模特兒的經歷。

以及即便你再討厭韓國瑜,不論大家認為他有諸多不堪,不可否認的是因為他突出的打贏了市長選戰,而獲得了可以改變某些事情的機會,這你我終其一生可能都不會有那個機會。

We are no better.---失語者

--

--

No responses yet